传统金融从业者认为,比特币的爆炒是极客圈子里一出自导自演的“庞氏骗局”,比特币拥趸却将其看成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货币实践
争议比特币
□ 本刊记者 由曦/文
这是一场颠覆现有金融体系的伟大货币实践,还是一幕由“极客”这样的IT和互联网狂热爱好者们自导自演的“庞氏骗局”?围绕比特币的争议,在岁末年初波及甚广。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比特币在中国的交易量急速攀升、价格大幅波动,从年初的1比特币兑100元人民币攀升至最高兑8000元人民币。其在短时间内引发国人狂热追捧的同时,亦迅速进入了监管层的视野。
出于提示风险的目的,央行等五部委在2013年12月初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给市场的火爆行情泼了一瓢冷水。
受央行风险提示的影响,淘宝网[微博]于今年1月7日晚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月14日起禁售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及挖矿机。而在此前,央行已明确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关闭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通道。
对于比特币的谨慎态度并非中国央行所独有,印度、法国、马来西亚和德国等国央行,皆先后警示了比特币的投机风险,主张对其严格监管。
但这无法浇灭比特币信徒和投资者们的热情,他们执着地认为,比特币的意义不会因为政府的定性而改变,这些人坚信,比特币的价格会再次大幅上涨,亦如其之前几次危机之后的表现。
这是一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与此有关的讨论远未结束。而比特币,就像它的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一样,神秘而富有争议。
监管趋严
2008年11月,一位化名“中本聪”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讨陈述,其中阐明了其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随后,中本聪又开发出了最早的比特币发行、交易和账户管理系统。但随后不久,他就人间蒸发了,引发无尽猜想。
从供应机制上来说,新的比特币是通过运行软件制造出来的,这个过程被称为“挖矿”,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运行比特币客户端而参与制造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的特征构成了其与传统的中央银行法币发行体制的本质区别。
比特币利用电子签名的方式来实现流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来核查重复消费;每一个比特币的产生、消费都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记录并告知全网,不存在伪造的可能。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另外,初始协议规定,比特币数量有限,截至2045年,其数量不能超过2100万个,因此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比特币的这些特性最初在国外极客圈内受到追捧。进入2013年以后,随着比特币交易价格的攀升,其在国内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2013年11月中下旬,比特币兑人民币价格一度超过1比特币兑8000元人民币,市场热情被瞬间点燃,比特币行情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2013年12月5日下午,央行官网发布了央行等五部委出台的《通知》,明确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通知》亦指出,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公布当天,比特币价格大幅跳水,一天跌幅曾达到34%,而央行官网也一度在当天无法登录,传言是遭到了比特币拥趸的攻击。
一位央行的权威人士对《财经》记者说,中国现阶段还不认为比特币是货币,支付清算系统也并没有接受。在他看来,不排除今后会有变化,但是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观察。“从性质上看,比特币与投资品比较类似,按投资品做没有人拦你,但是作为货币的前提,现阶段还没有接受。”他说。
高层定调后,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在2013年12月16日下午召集第三方支付公司开会,要求他们不再为比特币交易平台提供充值服务,12月18日,第三方支付公司按要求切断了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充值通道。目前,充值只能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投资者需要将资金从网银账户转到交易平台的企业账户。充值效率大大降低。
一位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创始人称,《通知》的下发,从两个方面影响了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一是给过热的市场降了温,二是大大降低了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充值效率。“过去通过第三方支付是‘自动’的,现在我们只能‘人工’一笔笔做。”
壹比特数字科技首席执行官、《比特币》一书作者李钧说,央行等五部委的《通知》存在矛盾之处,例如认定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可以自由买卖,但是又不允许人们通过第三方支付和银行支付渠道进行买卖。总体来讲打击了人们对于比特币的信心,但是比特币具有自身独立性,无论从过往历史还是从这次事件来看,政府的态度并不是决定比特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也很难动摇资深玩家的信心。
据《财经》记者了解,支付结算司此举更多是从监管者角度考虑,防止其所监管的机构涉及可能出现的与比特币相关的非法活动(比如洗钱)。
为了应对监管形势的突变,12月16日下午4时,国内几家大型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各家平台沟通了比特币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之后的商业模式。一些业者不看好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部分交易平台希望通过重新收取手续费的方式尽快套现,当晚,一些交易平台就公布了其收费政策。但是后来,这些平台用户流失严重,又改回免费。
交易平台政策的摇摆,也是比特币这个新生事物命运多舛的缩影。
从诞生以来,受各种事件的影响,比特币价格经历过多轮暴涨暴跌。以最近的第三次暴涨为例,2013年6月上旬,受美国国土安全部冻结Mt.Gox美国银行账号的影响,比特币价格从之前的130美元左右跌至70美元左右。此后,比特币的价格一路上扬,在2013年11月初,比特币价格甚至达到了340美元的高位。
资深玩家们希望,比特币以前受挫反弹的经验能在这次事件中再次应验。事实上,国内已经有一些买家趁此机会大量购进比特币,目前,比特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价格已经从五部委《通知》下发之后的最低2000多元上涨到2014年1月8日的5000多元。
“在这次事件中,利用价格低点大举买入的也大有人在。后续影响取决于央行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李钧说。
“野蛮”生长
比特币的生态圈中,“挖矿”和“交易”是两个核心的环节,前者可以直接获取比特币,而后者则可以通过用其他货币购买的方式来间接获取比特币。在这两个环节中,中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据《比特币》一书介绍,由于硬件产业链上的优势,中国在比特币矿机的研发和生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全球知名的矿机生产商有南瓜张阿瓦隆、烤猫、蝴蝶矿机等。在生产的过程中,常常用到众筹和预付款等方式,与此同时,资本也早已介入到比特币产业链的布局当中。
挖矿的同时,比特币的交易在国内也受到热捧。在2013年比特币价格暴涨之时,投机客纷至沓来,国内的比特币交易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比特币,并参与到比特币的交易中来。BtcTrade的CEO张寿松就是其中之一,其创办的BtcTrade网站目前有用户10万人左右,主要是年轻的IT从业者和大学生,而国内购买过比特币的个人已经超过50万人。
在这么大的交易需求刺激下,创业者纷纷涌入。目前国内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2013年9月上线,由于采取免交易手续费的政策,短短几个月内,其交易量就做到了全球第一。据btc123.com网站上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8日,火币网成交量超过19万个币,交易金额达数亿元。
这种超速发展在比特币世界很常见。张寿松在2013年4月开始接触比特币,一个月之后就开始了平台的运营,目前其所创办的BtcTrade交易量在国内的交易平台中名列前茅。
资本也在蜂拥而入。火币网创始人李林透露,火币网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在之前的Pre-A轮融资中,火币网就融到了接近1000万元人民币;公开消息显示,2013年11月,另一家国内知名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获得来自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和美国光速创业投资的A轮投资,融资总额为500万美元;而网易CEO丁磊也在近期投资了一家叫做“币行”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然而,由于比特币的法律地位仍不明确,资本的投入和平台的运营也面临一定的法律和收益风险,出于这样的考虑,投资比特币产业的风投均表现出一定的谨慎和低调。
比特币交易平台存储的安全性就是其一。2013年12月中旬,国内大型交易平台OkCoin发生了客户比特币被盗事件,虽然该平台称是盗币者伪装客服人员与用户沟通所致,但这依然掩盖不住平台自身安全性上的缺陷。
像任何金融市场一样,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也存在被大户操控的风险,在国内很多交易平台上,如果投资者有1000个比特币,或者有1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都会使得比特币的价格有大幅的波动。如果再引入做空机制的话,价格波动和投资的风险更会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是T+0交易,交易换手率很高,也存在通过平台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的“搬砖”行为。
比特币从业者正试图寻找一条持续生存之路。据《财经》记者了解,国内一些主流的交易平台正在寻求成立类似于美国比特币基金会这样的行业联盟。这种联盟一方面可以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技术应用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统一的声音来和监管机构进行沟通。比如,在行业标准的制定方面,交易平台希望能够将计价单位更小化,将btc改成Mbtc(千分之一个比特币),这样就可以降低购买者门槛。同时,他们也希望能一起做一些防黑客和技术应用的研究。
货币质疑
在比特币是否是货币这个问题上,传统金融从业者和极客发烧友们的看法迥异。金融从业者认为比特币的爆炒是极客圈子里一出自导自演的“庞氏骗局”,而比特币拥趸却将其看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货币实践。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比特币缺乏国家信用支撑,难以作为本位币履行商品交换媒介职能。而该职能却恰恰是货币的本质属性和最基本职能。他认为,比特币2100万个的数量上限,与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之间存在矛盾,若成为本位币,必然导致通货紧缩,抑制经济发展。
“比特币只有2100万个,能做到一人一个吗?”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如此反问,“如果做不到,就只是一个计价的工具,没有办法充当交易媒介。”
壹比特数字科技首席执行官、《比特币》一书作者李钧认为,比特币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交换媒介)这两个职能,但是尚处于初期,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价值尚不稳定,流通范围比较有限。
事实上,很多比特币玩家也不认为比特币现在就是货币,他们更倾向于将其看成虚拟世界的黄金。这是因为比特币的产生也要通过运行复杂的算法来完成“挖矿”的过程,“挖矿”本身既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能力,也需要大量的电力为电脑供电,在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开采金矿也需要相关投入。与此同时,比特币的总量有限制,倾向于通缩,这与黄金非常类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格曼撰文称,投机比特币是历史倒退。为了说明问题,他用现实世界中的黄金做了对比。他指出,开采黄金的活动耗费了资源、破坏了自然环境,可到头来大量黄金并没有实际用途,绝大部分被储藏在中央银行的金库中。而在比特币的“挖矿”过程中,实际上人们也正在耗费大量资源去创建“虚拟黄金”,但只不过是一些字符串。
张寿松对《财经》记者表示,比特币要成为货币是非常遥远的事情。由于经营交易平台,他熟悉比特币玩家的心态,“现在70%-80%的人把买卖比特币当成投机,剩下的一小部分人是比特币的忠实信徒”。
2013年8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地方法院法官阿莫斯-马赞特在一起比特币虚拟对冲基金的案件中裁定,比特币是一种货币,应该将其纳入金融法规的监管范围之内。
在比特币的忠实信徒看来,比特币的迷人之处在于其P2P分布式特性和去中心化的设计结构,它独立于任何国家,实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的理想。
李钧在《比特币》一书中指出,把去中心化的思想引入任何领域都将引爆群体智慧,意味着这个领域将发生颠覆性革命,正如微博之于媒体、Facebook之于社交,而比特币则打开了金融业去中心化的第一扇窗,是第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货币体系。
在李钧们看来,更重要的是,基于比特币开放式P2P交易传输协议,将会有更多基于比特币所产生的应用与服务。
李钧对《财经》记者表示,在某种更具全面优势、更能吸引极客关注的虚拟货币出现之前,比特币仍会向前发展。当前比特币发展的关键是各种特色应用、服务(例如跨境小额支付、快速全球资源调配)的创新和扩展协议的开发。
美国已经有这样的创业公司。BitPay成立于2011年5月,是一家专注比特币支付的初创公司,主要面向商户提供比特币支付方案,消费者购买商品可以支付比特币,BitPay接受比特币,然后向商户账户中打入兑换后的法币。
对于李林、张寿松这样的比特币创业者来说,他们希望比特币能走得更远。在被问及未来比特币的前景时,李林不假思索地说:“其实我倒是认为它的未来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一文不值,一种是远比现在价格高,要不有用,要不没用。”
“选择比特币行业创业的团队在各国都非常活跃,也许能对世界产生一些影响。如果这个创新能影响世界的话,我所做的事情也是伟大的事情。”张寿松说,“但现在来看,这一切还比较遥远。”